台灣領導力關鍵,在於國際級人才

亞堅會致力建立廣泛國際合作,希望能藉由不同產業領域、文化背景的人才聚集,進而激盪出進步的火花。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台灣該如何轉變為活躍及多元化的人才庫?

當今世界瞬息萬變,台灣更處於內憂(國內政策挑戰)外患(區域政治情勢緊張)夾攻之境。台灣同時正面對與其他高收入社會同樣的問題:不平等加劇、出生率下降、居住成本上升。而作為一個中型國家,台灣也需要能應對大國之間日益升溫的競爭和衝突。

總統大選將近,許多台灣年輕人都在問:如何才能找到有前途的工作?台灣是否能在這個日趨險惡的國際環境中生存甚至發光?而不只年輕人,所有人更想問下一任總統的問題是:如何確保台灣擁有創新所需的人才,以及台灣如何在國際舞台上擁有更多話語權,並做出更多貢獻?

一個國家進步的根本在於培養內部人才、引進國外人才。台灣也不例外。當一個社會鼓勵努力和創新,民眾就更能夠在職涯中突破自我,進而為社區甚至整個國家做出貢獻。 然而,薪資停滯和過時的教育制度,成為年輕人在追夢之路上不得不面對的龐大阻礙。

高達70%的台灣年輕人平均每月收入僅約28,000元,這樣的收入幾乎不足以支付台北或其他大城市的生活開銷。如果年輕人把時間精力都花在財富安全和經濟獨立,那我們如何指望他們成為新一代的創新領袖?

為解決低薪和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問題,政府鼓勵年輕人加入擁有台灣經濟支柱美名的高薪半導體和資通訊產業。然而,單是做到這樣,遠遠不足以讓台灣成為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多元社會。作為一個進步的高收入社會,台灣除了需在特定領域保持既有技術優勢外,還需要公衛、法律、哲學、藝術和倫理領域的專家,才能在亞太地區和國際上展現領導力。我們需要掌握先進技術的開發和管控、重視大眾心理健康,醫療系統需為高齡化社會做好準備,許多棘手議題如氣候變遷、無法永續的醫療支出和退休金權益等,亦待提出解方,這些議題都比以往複雜更多,也牽涉到許多不同專業領域。總之,台灣需要的,是具有創意思維、道德倫理觀念、以及跨領域能力的年輕人才。

與國際同儕交流的機會,對於強化台灣學生的競爭力也非常關鍵。為此,我們應建立更廣泛的全球合作,加入國際視角,有比較才有進步。台灣目前已有許多針對學生的交流計畫及針對公私部門的創業家孵化器,然而,我們仍需更多系統化的長期計畫以增加國內和國際的人才供應。

增進台灣長遠競爭力,除了培養台灣的國際人才,更需去接納海外的國際人才。目前,在台工作的外籍專業人士不到3萬人,其中幾乎沒有人是在台灣長期居留。相較之下,新加坡擁有超過19萬7千名外籍專業人士,而其中許多人是長期居留。台灣其實能對更廣大的國際人才更加開放,目前的制度下,只有為數不多的跨國高階主管、科技專家、運動員和英語教師較容易留在台灣,而他們最後都被迫選擇離開台灣,因為他們成為台灣公民的途徑非常少,在台灣當地的職涯發展也相當有限。

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需要政府、私部門和社會之間的合作。我們應讓已經在台灣的外籍畢業生更容易找到薪水夠好的工作,並簡化申請簽證的流程,如此一來,我們將為國際人才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讓他們成為願意為台灣貢獻的創新專業人士。

民間社會也能藉由國際人才與台灣企業、大學校園的深入整合,來鼓勵國內人才的培養。台灣需要一個國際化的社群,以專業資源為根,思想開放的夥伴網絡為枝枒,才能有效培育未來人才,讓他們能夠彼此合作、彼此競爭和彼此支持,進而產生創意想法,造福我們的社會及海外合作夥伴。

現在的人才投資,將造就未來的創新解方。在快速變化的全球環境中,台灣需要培養深厚、活躍、多元化的國際和國內人才庫,才能在全球韌性和創新的領銜地位中,佔有一席之地。

This article is also published in 天下雜誌.